64、借花献佛是什么意思?
释门智@【初级班】第二期 教材
九华山·大慈藏寺 住持
门 智 法师 讲
【转帖请注明出处】
借花献佛是什么意思?
“借花献佛”本来是出自于佛经故事。可是现代日常生活中,人们通常用来比喻拿别人的礼物再去送礼给他人,来充当自己的人情。
在佛经中记载,佛在说法时,诸天散花。佛国净土昼夜天雨曼陀罗花的祥瑞,经常有之。在释迦佛入涅槃时,诸佛弟子以及大众也各持香花、宝幢、幡盖等供养。故以献花、焚香礼敬诸佛及供养三宝,称为“香花供养”。以香和花供养诸佛菩萨也是佛门常见的和普遍的佛事仪规。
“借花献佛”的典故在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卷一中是这样记载的:
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,闻普光佛出世,欲觅名花供养。遇一位青衣女,密瓶中藏持七枝莲花而过,莲花感善慧仙人之心诚,踊出瓶外,青衣女大惊。善慧仙人“为欲成就一切种智,度脱无量众生”,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枝莲花。青衣女见其诚心,即以五枝花相赠,并结为生生世世之情缘,剩余两枝花,又请仙人替她将剩余两枝花献于佛前,以此功德为使她俩的生生世世的情缘之愿,不令中断。
善慧仙人到了普光佛所,经云:“即散五茎,皆住空中,化成台;后散二茎,亦止空中,夹佛两边”。普光佛授记善慧当来作佛,号释迦牟尼。
普光佛即燃灯佛,青衣女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的前身,善慧仙人即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。
可见,只要心诚,借花献佛亦是功德!
世间在日常生活之中,就有了以“借花献佛”比喻借别人之物去送礼做人情。这种人情信手拈来,顺理成章,无需费力。
# # # # # # #
另在《佛本生故事》经中記載:
曾有一位名為善慧的婆羅門弟子,在參訪至蓮花城途中,聽說燃燈佛將前來蓮花城說法,善慧於是想以鮮花來供養燃燈佛,但是國王已抢先一步,將城中所有鮮花都收納齊集,来供養燃燈佛。
正當善慧尋遍全城也不得鮮花之際,在井邊遇到了一位年輕的青衣婢女,手中捧著插有七枝優波羅花的瓶子,善慧於是至心誠懇的请求她,將花賣給他好去供佛。年輕的青衣婢女被善慧的誠心所感,答應赠給他五朵(不卖),另外兩朵則委託善慧幫她拿去獻佛,来为她自己积攒功德。並要求善慧答應她,在他未成聖道以前,要生生世世的結為夫妻為條件。善慧為了得到青衣婢女的花好拿去献佛,就答應了青衣婢女的這個條件。
善慧在將青衣婢女所赠之花獻給燃燈佛後(至此即是借花献佛的典故出处),燃燈佛為其授記,告訴他在無量劫後必可成佛,號為釋迦牟尼。
而赠花于善慧的青衣婢女,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前的妻子,耶輸陀羅公主的前身。
& & & & & & &
在《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》中記載:“凡誠心、歡喜以花、果、时馐等物供養佛者,必得安樂、大福德等,並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” (时馐:美味食品)
因此,佛门的香花献佛、供花与佛是常见之事。
在世间的平常日子里,“借花献佛”也成了人们的一句口头禅。
【转帖请注明出处】
释门智@【初级班】
第二期 教材
二〇〇九年一月十八日
<117>
评论